934054_1111877108837118_2908261591227026513_n  #百變濃湯基底

我記得那一年冬天特別特別冷,路上行人個個裹著厚重的冬衣急急的躲進溫暖的屋子,我卻愛一個人頂著寒風兀立在紅綠燈的街角,任由刺骨的寒風從我身體穿過。

我喜歡冷風穿過的感覺。雖是寒風我卻沒有一絲絲冷的感覺,已經冰凍的心在此時不同冷度的刺激,才能稍稍瞭解自己的心有多冷,身體承接著被虐的痛感並享受著。

總是這樣,任由紅燈換綠燈又由綠燈換紅燈來回的交替著,我還是站在街頭迎著風接受這刺骨的冷冽。心中總是扼挽怎不再冷一些,再冷一些些,比椎心還痛的冷我想要刺痛,更痛更痛的撕裂。想到雪國,想念白雪皚皚的世界,想念天際一片白,沒有塵埃沒有紛擾的世界。

 ~~~~~~~~~~~~~~~~

總是凍到鼻涕淚流再依依不捨的緩步越過斑馬線。

那一天公司對面新開了一家簡約瑞典風格的餐廳,我無意識地推開了漆著暖綠色店門的布穀鳥,前方只有4張桌子,隔著牆後方還有較隱蔽的4張桌子及吧台,不到30坪的空間卻給人十分溫馨小巧的義大利小餐館。我一入座服務生就端來一碗熱呼呼的蘑菇濃湯說是老闆招待,巧的是居然是小學同學開的西餐廳,她微笑對我說“站那麼久很冷吧”。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碗濃湯,撫慰了當時孤獨冰凍的心。

~~~~~~~~~~~~~~~~~~~~~~~~

我已經不記得餐點的好壞,只是寂寞的時候就會去布穀鳥喝一碗濃湯,靜靜地攪拌著,一種孤獨的情緒。和我不太熟的小學同學除了第一次的寒暄外,再也沒有打擾過我的孤獨,一直到它歇業。我往後在其他地方也常可以喝到濃湯,總參雜著一些重複的情感但都沒有布穀鳥的蘑菇濃湯來的好喝。就這樣在布穀鳥消失後,我才知道自己有多愛喝濃湯。

食物其實有時是因為依偎著故事和情感,才會讓人喜歡且難以忘懷。

~~~~~~~~~~

  REE不知怎地也愛喝濃湯 ,她說喜歡濃湯的溫潤綿密。淡淡的鹹味有馬鈴薯和磨菇丁的天然香氣,吃得到軟軟的磨菇丁顆粒和綿綿的馬鈴薯泥。他喜歡用湯匙喝湯,一口一口送進嘴裡再慢慢吞嚥滑下喉嚨,讓湯的溫度一路從喉頭滋潤到胃裡,那一種溫度的傳導像一股電流讓身體產生暖烘烘幸福的感覺。

~~~~~~~~~

為此,每二周我得製作濃湯基底,每回在料理時情緒總有過去重複的印記,詭異的是那些孤單、那些痛、那些寂寞好像淡了,一回比一回淡,取代的是恬靜的淡然。是生活繁瑣讓我忘了那些紛擾還是安逸的生活填補了那些曾經的寂寞?

~~~~~~

為了REE想要的暖烘烘的幸福感,為了我那些舊時的記憶,喝濃湯成了家裡的家常菜,為了節省時間和美味,製作濃湯基底是每二周必做的廚房大事。西式濃湯的材料其實都大同小異,我會將濃湯基底材料製作一大鍋(大鍋味道才香濃),再配合不同的主題材料去料理各類濃湯。

一周三天的濃湯早餐,一周二回義大利麵佐濃湯,下午的點心、臨睡前的消夜都靠這一鍋濃湯基底百變成各式溫暖家人的美食。

每回看見REE喝完比讚,滿足的

說「好喝」,不可言喻的成就感和被需要的價值感遠遠勝過當初那些自以為是重要。

 

 做法:

 

西式濃湯的材料大同小異,最基本的就是洋蔥、馬鈴薯、大蒜、鮮奶、鮮奶、蘑菇 和高湯了。

我會先把每一樣食材用奶油和橄欖油個別炒過超出香氣候後,再將蘑菇撈一些起來放在一旁,

其他的倒入是先熬好的高湯(高湯又得另外熬了, 一般我是不會用罐頭或高湯塊),用小火把馬鈴薯煮到煮至軟透。高湯的份量我都會淹過鍋內材料高度,馬鈴薯煮軟之後,加入少許奶油、鮮奶油和鹽調味,待涼後把馬鈴薯攪成泥狀。最後再放一些磨菇粗絞個七八分的程度就呈因為蘑菇有顆粒的口感比較好

 

一大鍋的濃湯基底完全冷後,分小包冷凍起來,每回要吃時再依口味添加不同的食材變換更多得濃湯料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閱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