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去了----岡山籃籗會

     行事曆上早早就註明5/11岡山的籮筐會卻因近來事情太多已經忘了這件大事還好老天爺待我不薄10日早上突然得到社團訊息,要找藥草源頭可到岡山籃籗會看看10日下午開始進駐

    顧不得正逢母親節已經安排好的行程執意拉著一家老小前往雖然11日還有但是擔心週一人潮少了我想尋找的藥草商沒出來所以在周日下午頂著大太陽去了岡山

   對岡山籮筐會最早的印象是有一年,政府宣布最後一次舉辦了,造成整個省道塞車的非常嚴重200多年的籮筐會就此走入歷史的新聞。再一次注意它是在藥草文獻中看到文中說明早期岡籃籗會一條約100公尺的巷道專賣青草藥農或店家到山上採藥或向大盤批發藥頭,青草來這兒買賣藥,近年來採賣的人越來越少但仍有一些採藥人會來藥草的田野在2月就陷入瓶頸難以突破我就把希望放在籮筐會希望能再榨點東西來,來籮筐會的重點是我想找出種植藥草的農家或源頭

   鄉土文化本來是邊陲與死寂的文化台灣各地開始興起一片尋找本土文化熱時岡山籮筐會好像復活起來了,下午到河華路時已經交通管制了問了服務台籮筐會的起源才知是傳統趕集的延伸清朝時期是以物易物的方式的古老貿易行為當時的交易大宗是以竹類竹藝品為主例如:竹椅、竹梯、竹籠、竹籃、竹筐、扁擔、竹畚箕等農家用具所以叫籃籗會。幾年前政府曾經想要停辦,因為岡山居民的抗議才得以繼續流傳,一年有3次,我的目標物有沒有來是我來這兒的重點,

急切的問服務人員:「有沒有賣藥草的採藥人」

「有」,服務人員用篤定的眼神回大我

   我不再細問,已經拋下家人邁開步伐往前尋找了159931599615994  

 

   雖然籮筐會名稱沒變,但買賣的內容卻有了許多的變化,我看到的籃籗會已是百貨雜陳、五花八門,類似隨處可見的夜市,整個籮筐會綿延數公里看不到盡頭,沿途都是小吃,其原有的特色已幾近消失, 下午4,5點也正是飢腸轆轆的時候索性也就沿路吃了起來,吃飽了喝足了正在都囔連個鬼影子也沒看到,也走不太動希望上演韓劇歐巴背背的劇情時,突然發現對面有人提著盆栽園藝走回來,家人安慰著說有了園藝,竹編物品就不遠,你要找的採藥人應該就在附近,我眼睛一亮,打起精神,買了一杯青草茶,深吸一口氣,繼續向前邁進,鏗鏗鏗的打鐵聲吸引了我的目光赫然發現農具,而且還當場製做農具,也有直接當場做鍋子的,真是大開眼界,還好有堅持走到最後,原來籮筐會的真正靈魂都在後半段,賣種苗、花草、農具、竹編工藝品、漁具等等都聚集在這兒,光是竹編的攤位就有10家以上,各式各樣的竹椅、竹梯、竹籠、竹籃、竹筐、扁擔、竹畚箕都有,名副其實的籮筐會只是一般人都走在園藝這兒就打道回府了。這兒人潮明顯少了很多,交易量也不大,但卻是整個籮筐會真正的精神,如果這些攤位也被小吃攤所吞噬,那麼二百年的籮筐會就真的失去了意義,所謂的文化資產保護都是空談,問了賣農具的攤商說到只是在延續這項傳統習俗而已,至於能得 多少利潤倒在其次,所謂能賣多少就賣多少吧!

   終於看到藥草商一家只願意說明藥草的功效其他一概不願多說第二位是採藥人老夫婦,說明自己的藥草都是自己山上採來的至於為什麼會老公公也只是笑著說就是會啊接著一勁的跟我介紹這是甚麼藥草治甚麼的青草茶配方有5-------現場實在太吵,老公公忙著做生意沒空理我,也有些答非所問,只好將目標往第三攤,看到了大嬸,我派出了歐巴,希望能有所斬獲,如願的大嬸告訴了一些藥草都生長在26度以上的地方所以大都在中部,台東的以藥頭為大宗,南部沒有大規模的栽種原因除了氣候外,經濟效益也是考量,一般都是已經經濟效益較好的為栽種物或現用新鮮的為主,雜草長得比藥草還快.所以南部種的很少。說是採買藥草的人很少,其實也沒有,我看到的這三家其實生意都不錯,看大嬸一邊忙著做生意一邊回答我的問題,有些應付不暇,大嬸整個家族都是做藥草相關行業,特意要了名片改日登門拜訪。

   一趟下來來回花了3,4個小時,真有些吃不消,天色晚了人潮越來越多,已經壅擠的必須肩碰肩、肘碰肘,每個人身上都是濕濕黏黏的狀態,空氣中除了熱鬧的氛圍外,拌雜著食物的各種氣味,有一種文化傳承的跡象,人性的運轉,由心而樂的喜悅和在都市裡冷漠的購物有很大的差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閱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