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山蕉.jpg

大社.jpg

大社市集.jpg

觀音山山腳下的菜市仔

記得以前常嫌棄菜市場髒亂,不是很愛到傳統市場去,當然不下廚的職業婦女去的機會也很少,但是對每日要烹煮三餐的媽媽而言卻是日常生活必要的活動

儘管時代如何進步,台灣傳統菜市場還是每日在街頭上演上活生生的戲碼。

        菜市場是常民生活百態的縮影從都會到鄉鎮,從山上到海港,散佈在巷弄街道中,仔細想來菜市場的型態有廟口前的市集,有地區型傳統市場還有海港邊的魚市其存在的型態真是多樣。

-------------------------------

        老爺忽地提起前幾天去高雄大社觀音山爬山溜達,發現有很多小農,應該和我時常提起的微風市集裡的小農一樣是自產自銷的小農夫,現場還有一些不知品種的香蕉,問我要不要去看看。

"香蕉”,雖然天氣非常炎熱也接近中午還是立馬出發。

觀音山就在義大遊樂區的後面,因為是假日,去義大世界的車流非常多,所以高速公路車速緩慢,如果從大中交流道旁邊的澄觀路過去,沿著高速公路下面開只要10分鐘就可以到達,我們卻開上高速公路,足足塞了一個小時。到達時歹毒的太陽正在頭頂上,觀音山周圍有馬場,所以時不時飄來一陣陣屎味,當真有點回到鄉野林地的錯覺。

高雄大社觀音山山腳下有一個大覺寺,早年各地信徒眾多自然形成市集和攤販,以前每逢假日去爬山時,在寺廟廣場前總是攤販、熟食、童玩、野菜、南北乾貨、農家醃製品甚至連豬肉攤都來了異常的熱鬧滾滾,當時我總想寺院裡的菩薩或是在裡面修行的憎人,面對這樣吵雜的環境應該很無奈吧?後來眼見這個市集越來越大已經有點喧賓奪主的態勢,寺廟開始在外圍築起一道水泥牆,因為施工中更顯雜亂,自此我很久很久不再上觀音山爬山,也幾近忘了這個市集。

---------------------------------------

        大社觀音山風景區因為有登山步道,登山的人潮非常多,我一到現場發現原本聚集在寺廟前方的攤販已經移到寺院水泥牆的外圍,從山腳下蔓延到南北兩端的登山口,廟方在牆外開闢了一個假日市集,建造一整齊的長廊提供攤販使用,跟以前比起亂無章的場景改善了很多。

前面的商家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用品及熟食,因為已經是中午了人潮少了,往山上走開始有些蔬菜水果的攤販,每一個賣菜的看起來就是如價包換的農夫,我還看見一農婦赤腳在整理他自己種的蔬菜,黝黑、粗糙、筋脈裸露、標準農夫腳,讓我頓生好感,這就是台灣早年腳踏實地的實證。我急忙買了一大包外型嬌小全是泥土包裹著的紅蘿蔔,顯示我對在地農業的支持 。

好奇詢問他們都是打哪來的,有從南化來的,梅嶺來的,美濃來的,其中有一農夫還開玩笑說他每周來這兒擺攤已經10幾年了,半夜2點就從南化出發,到了高雄就睡在汽車旅館,一大早天還沒亮就到這兒擺攤了,他所謂的汽車旅館是指睡在他的貨車裡,10年來沒有間斷讓我好生佩服,不自覺又多買了幾把根部還沾著泥土已經有些乾萎的蔬菜,就這樣買了一大堆,我自顧的往前邊走邊問邊買,差一點沒說「這個不要其他通通包起來」。老爺在後頭急忙喊著別衝動後面還很多。還提醒我這兒有些會騙人,他所謂的會騙人是專業批貨來的菜販和水果販,他們的攤位大,其價格和市面上差不多甚至還貴些。其實是不是小農很容易辦別出來。第一看穿著,第二看蔬果種類,一般小農自售的種類比較少,價格也比較便宜,有一些從早晨賣到黃昏。看著老爺提點,我真覺得有些好笑,吃飯不知米價的人竟然教我如何買菜????

這裡醃製物的攤販也很多,當然有一些是批貨來賣的小販,但是也有自己醃製拿來賣的農家,譬如:有一個甲仙來的,他醃的筍子就非常輕脆爽口。

我看排列整齊的攤販其地上都有編號碼,我看地上的號碼猜測北邊的菜市仔大概有300多攤左右,另一頭的菜市仔我沒力氣再逛,所以還不知道有多少攤。

---------------------------

山腳下的菜市仔除了自產自銷的蔬果小攤販外,熟食也非常多。很奇怪的是這裡賣”粿”的特別多,各式各樣的”粿”,加起來少說10家以上。生平第一次看見這麼多古早味的點心粿,比去台南安平老街看的還多,如果有人寫「粿的生命史」來這裡問這些農夫一定收穫滿滿。

從山腳下開始吃,一路晃到登山口竟也花了一個小時,吃飽喝足了也走累了,登山口的旁邊有一家愛玉冰的店,備有電風扇、電視和桌椅,正好為這些遊客歇歇腿,有力氣的可以再繼續往觀音山山上爬山去,至於幾個鐘頭可以繞到另一頭繼續逛菜市仔就看各位的腳力如何了,印象中1~2個小時跑不掉。

----------------------------------

觀音山還有一個著名的招牌,便是四處林立的土雞城餐廳,我很久沒在這兒的餐廳用餐不知生意是否還像以前一樣好?不過看這些餐廳都還在應該還是有基本的客源,路邊的就地燻烤的店家還依然存在,想來桶子雞、甕仔雞還沒退流行。

回程路上又聞到傳說中香噴噴的番薯糖,寺廟前賣番薯糖從以前到現在永遠大排長龍,我向來不愛排隊,來過數次僅有一次買到,預計此回還是買不到。

-------

ㄟ,我不是在看報紙嗎?「謝東閔當副總統的時候來到梅嶺吃山蕉,稱讚不已,當時正值香蕉量產滯銷,為幫蕉農處促銷,提倡國人飯後水果為香蕉。

梅嶺山蕉?梅嶺有山蕉?

山蕉不是在集集嗎?

在大社觀音山山腳下的菜市仔,我看見「梅嶺山蕉」的紙招牌時已經問過農夫,沒想到在舊報紙上再一次應證。資料看是還沒飽和

我只是有感而發怎莫名寫了一篇,論文一個字都蹦不出來,寫這些一個字也用不到,今天又虛度。

        好歹做個結論吧!

看見一群果農小販微妙的定時來去,從微細之處可以逐漸堆疊一個鄉鎮風土的認識,儘管現代化超市興起還是無法替代傳統市集的純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閱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